內容提要:職教集團作為我國職業教育領域正在積極探索和推行的一種集團化辦學模式,對提高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和提高行業資源利用率等多方面都有積極意義,也取得了很大成績,但在實踐過程中由于采用基于產權和契約的傳統組織治理模式,出現了企業缺乏興趣、學校處于弱勢等現象,致使我國目前尚未出現高融合度的職教集團。云平臺作為我國“互聯網+”職教集團的一種新型治理模式,以市場為主導建設與運營,實現資源在線和共享共治的治理,以用戶需求為導向,弱化合作主體規模的作用,參與方在平臺上都能找到合作利益點,進而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的職教集團合作,這不僅對職教集團的發展有重要作用,同時也能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關鍵 詞:職教集團 云組織 互聯網+ 共享共治 治理模式
基金項目: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5年度教育部青年課題“高校就業困難群體幫扶體系研究——基于多中心理論”(EIA150420)。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5485(2016)08-0104-07
一、我(wo)國職教(jiao)集團發展(zhan)與研(yan)究現(xian)狀
(一)發展現狀
據了解,截止到2015年11月,全國已組建職業教育集團1142個,共有4.6萬余個成員單位,涉及中職學校7200所、高職學校950所、本科院校180所、行業協會1680個、企業2.35萬個、政府部門1630多個、科研機構920個、其他機構1450個。
從全國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專題網站的數據來看,我國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具有以下特點:一是職教集團地域分布不均衡,從各地職教集團數量來看,排前7位的浙江、山東、廣東、福建、河南、四川和江蘇等省份的職教集團數量占全國總數的48.6%,這與各地的民營經濟發展程度、對高技能人才需求程度及高職院校數量有一定關系。二是牽頭單位以學校為主,全國1142個職教集團中,有1079個牽頭單位為學校,占94.5%,政府牽頭的職教集團為54家,企業牽頭的職教集團僅為9家。三是職教集團辦學開放度不高,沒有很好采用新一代信息技術來實現資源共享,1142個職教集團中,僅有202個建立了專門網站,其中上海市成立的職教集團中有10個建立了網站,比例達43.48%,為全國最高[1]。
(二)研究現狀
在CNKI文獻數據庫中,以篇名包含“職教集團”為條件對文獻進行搜索,截止到2016年2月共有805篇相關文獻,其中學術期刊論文578篇、碩博論文13篇、會議論文2篇、報紙新聞方面的212篇。從文獻的發表時間看,從1994年到2015年每年都有這方面的研究成果,但是主要成果還是發表于近4年,特別是從2013年開始,每年都有100余篇相關學術論文發表,這與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宏觀環境相關。從文獻研究主題來看,CNKI中研究職教集團治理及組織結構問題的文獻并不是很多,篇名包含“職教集團”或“職業教育集團”中的一個并且同時包含“治理”、“管理”或中的一個文獻的不超過50篇,其基本觀點可以概括為三類:一是基于契約結構或產權結構角度來研究職教集團的治理結構,認為職教集團是一種松散型自組織結構,應該基于契約或者要素產權在內部以“交易”方式來實現合作,而職業院校往往由于“能力缺失”或“資源缺失”而導致合作企業缺乏興趣,因此提出“契約型組織化”的職教集團治理模式。這觀點更多主張將職教集團當作一種正式組織,認為應該從組織角度來制定其組織架構和管理制度,如徐海峰(2010)、李廣坤(2015)等。二是認為職教集團之所以在運行中出現參與單位積極性不高、實際成效不盡如人意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職教集團涉及政府、牽頭學校、企業、研究機構、行業協會及兄弟學校等多合作主體,每一個合作主體都有自身利益訴求,一旦出現利益不均衡的情況,就會導致合作進行不順利,因此這種觀點主張基于利益相關者角度,設計一套利益均衡或者多元治理的治理機制來管理職教集團,如孫健(2010)、章建新(2011)、曾東升(2011)和徐海峰(2014)等。三是將職教集團當作一種超組織、第三部門機構,因此主張從完善機制、增權賦能及創造事業共同體等方面來完善職教集團治理,如許濤(2011)等。
(三)發展與研究不足
從上述我國(guo)職(zhi)教集團的發(fa)展及研(yan)究(jiu)現狀來看,職(zhi)教集團作為(wei)我國(guo)職(zhi)業教育正在(zai)探索的一種多元化辦學模式,符合我國(guo)國(guo)情(qing)和(he)職(zhi)業教育人(ren)才培養特(te)點,在(zai)理論研(yan)究(jiu)和(he)模式實踐方面都(dou)取得(de)了不(bu)少成績(ji),但是也存(cun)在(zai)以(yi)下問題(ti):
一是實踐(jian)層面上的職教集團(tuan)更多流于形式(shi),以某(mou)個單位(wei)牽頭成(cheng)立職教集團(tuan),但是對集團(tuan)內部資源(yuan)如何(he)(he)共享、業務(wu)如何(he)(he)協同、集團(tuan)如何(he)(he)運轉、利益(yi)分(fen)配機(ji)制如何(he)(he)形成(cheng)等(deng)一系列(lie)問題并未進行深入研究。
二是現有職教集團開放程度不高,對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不夠,對“互聯網+”大環境下的運作模式創新不足,大都停留在傳統的管理與運作模式上,如前面說到的1142個職教集團中,僅有202家建立了門戶網站,離搭建云平臺就更遠了。
三是理論界對職教集團治理的研究仍然停留在借用傳統組織的治理理論上。職教集團本身具有“超組織”的特性[2][3],加之云計算、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職教集團這種“超組織”應該完全可以升級為云組織(云平臺),而我國理論界尚未出現這方面的研究。
二、“互聯網+”職教集團治理模式基本理論
互聯網讓跨越企業邊界的大規模協作成為可能,本文認為“云組織”應作為“互聯網+”職教集團的一種新型治理模式。
(一)“互聯網+”職教集團的內涵與特點
要研究“互聯網+”職教集團的治理模式,首先要對其概念與內涵進行界定。在理解“互聯網+”的內涵時,應重點把握以下幾點:
第一,“互聯網+”中的“+”不是簡單把互聯網當作一種工具,不是簡單的信息化,而是傳統行業數據化的過程,因為只有傳統行業被數據化了,才能實現在線化。[4]這種數據的模式不再局限于結構化數據,常常以非結構化數據為主體,這種數據已經由過去簡單的決策參考成為一種數據資產。如“互聯網+”職教集團不僅僅是建立網站、在網站上發布信息和傳遞信息,更多的是要搭建數據平臺,通過集團各利益相關者的數據資源共享和積極參與,充分釋放數據流動性,實現數據在集團各成員之間以最低成本流動,進而促成協作。[5]
第二,“互聯網+”不是簡單的連接,而是對原有業務流程及生產要素的一種融合,更多是一種因跨界而實現的創新[6]。在“互聯網+”時代,只要雙方有系統就可以實現“連接”,成功連接后,各類生產要素就可以實現跨界,進而創新[7]。如在“互聯網+”職教集團中,我們不僅可以把傳統思維中的學校、政府、企業和協會等法人連接到職教集團,還可以把企業產品的終端用戶、畢業后的學生等自然人連接到職教集團,而企業用戶的訴求及學生畢業后的職業去向往往是企業和學校所最關心的,這種“去中心化”的融合能夠讓職教集團各參與方找到自己的興趣點,進而提升他們參與職教集團的興趣。
第三,“互聯網+”職教集團其本質是一種云組織。“互聯網+”的本質在于“去中心化”,釋放數據流動性、提升數據復用性[8],這樣勢必造成組織邊界模糊化,對傳統組織治理模式也是一種挑戰。[9][10]現階段職教集團治理遇到的困境正是由于其具有“超組織”性質而導致的[11],因為現行組織治理模式主要是依據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論、威廉姆斯的資產專用性理論及新制度經濟學派的產權理論,但是基于這些理論的治理模式對邊界模糊的“超組織”往往顯得無能為力[12]。“互聯網+”職教集團模式中資源平臺化、個體創客化、用戶中心主義、組織邊界模糊等現象越來越明顯,其本質越來越接近云組織,因此應該構建基于云組織的治理模式。[13]
(二)職教集團云組織的概念
云組織的概念在國內最早由穆勝博士提出,他認為“互聯網時代‘分布式’的用戶需求,只能用‘云’的結構來整合‘分布式’的資源,以滿足用戶需求。即將資源集中到一個‘云臺’上充分共享、隨需調用”[14]。從穆勝對云組織的描述來看,云組織首先是基于云計算“按需調用,智能分配”的理念;其次云組織的資源都應該集中在一個平臺,平臺上資源共享,由需求發起方組織和調用資源,組織邊界越來越模糊;最后平臺任何一個參與方都可以是資源發起方,只要他們手中有“需求”,便可以打破傳統的企業邊界,隨時“連接”系統的資源,完成訂單,實現資源價值最大化。
根據上述對云組織的描述,我們可以將云組織定義為:云組織又可以叫作云平臺,這種組織形式沒有正式的機構、層級及崗位,一些實體和個體帶著他們的資源集中在云平臺[15],隨時在線,按用戶需求隨時調用資源,以最佳方式進行協作,實現資源價值最大化。據此我們可以將職教集團云組織(云平臺)定義為:政府、學校、企業、行業協會、企業產品最終用戶、學生、行業專家等各利益相關體帶著各自的資源為實現資源效用最大化而搭建的一種自組織平臺,平臺中沒有絕對領導者,只有用戶需求挖掘者,用戶需求挖掘者一旦挖掘到新的需求就可以隨時調用平臺上的資源來完成該項目,通過這種方式實現資源價值最大化。
三、職教集團云(yun)平臺構建與治理模式
(一)構建原則
本文從服務、社會角色及與行業緊密度三個維度提出構建職教集團云平臺的六個原則,具體如圖1所示。
在線觀看高(gao)清黃網站免費:
圖1 職教集團云平臺構建原則
第一,政府引導,市場主導。職教集團云平臺屬于教育信息化項目,對于這一類項目,應引入社會資本方式來進行建設,如采用PPP模式等,政府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和政策導向即可。采用市場機制,引入社會資本,利用平臺資源,開發造血系統,這樣才能保證項目的健康發展與持續建設。
第二,搭建(jian)(jian)平臺,服務融(rong)合。構建(jian)(jian)職教集團(tuan)云(yun)組織(zhi),首先(xian)必須搭建(jian)(jian)云(yun)平臺,將(jiang)各參與方能共享(xiang)(xiang)的資源(yuan)都搬到(dao)網上來(lai)(lai),實現在線化享(xiang)(xiang)用,并(bing)且提(ti)供融(rong)合服務。所謂融(rong)合服務就(jiu)是(shi)延伸服務對象,將(jiang)職教集團(tuan)所在行業(ye)的產業(ye)鏈上合作伙伴都吸引到(dao)平臺中來(lai)(lai),提(ti)供全方位融(rong)合服務,如可以將(jiang)產品的用戶(hu)(hu)、原材料供應商、金融(rong)、物流、行業(ye)的政府部門等(deng)都邀請到(dao)集團(tuan)中來(lai)(lai),為合作方提(ti)供一體化的解決方案,同時還能增加用戶(hu)(hu)黏性。
第三(san),資源(yuan)共(gong)享,數據標(biao)(biao)準(zhun)。要(yao)實現資源(yuan)在線(xian)共(gong)享并充分利用(yong),必須按(an)照行業標(biao)(biao)準(zhun)將(jiang)(jiang)各類(lei)資源(yuan)的描述標(biao)(biao)準(zhun)化,然后再(zai)將(jiang)(jiang)標(biao)(biao)準(zhun)的數據錄入平臺,如有用(yong)戶要(yao)查(cha)詢平臺中某個崗位的工(gong)種,可以按(an)“學(xue)歷、從(cong)業年限(xian)、職業資格(ge)證、擅長工(gong)具”等來查(cha)詢,這(zhe)樣不僅(jin)靶向性強(qiang),而且還(huan)能提升資源(yuan)利用(yong)率。
第四,終端多樣,兼容發展。職教集團云平臺的使用終端設計必須符合現階段信息技術發展趨勢及人的信息技術終端使用習慣,不僅要開發面向PC端和移動終端的使用平臺,同時平臺還要具備與微信、QQ等主流社交軟件搭建接口的功能,做到平臺參與者可以實時在線。
第五,共享共治,協同發展。職教集團云平臺運作中有一個明顯特點就是平臺上個人創客會越來越多,業務單元會越來越多,企業規模會越來越小,參與方一起在平臺上共享資源、分享需求、解決問題,企業的規模大小不再成為主要因素。由于市場機制的引入,也不需要再單純依靠某個學校或者大企業來投資以維持集團運轉,越來越多的企業會受益于發現市場的長尾[16]并與大企業共同發展。
第六,需求導向,個性服務。根據圖1所示,職教集團云平臺將綜合考慮各合作體與行業緊密度、社會角色及服務訴求等三個方面因素綜合為各利益相關者提供個性化服務,盡量將服務項目和內容精準化,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各用戶的黏性。同時還得兼顧行業的長尾需求,特別是對一些必需但因為需求量小而被人忽視的長尾需求[17]。
在線觀看(kan)高清黃網(wang)站免(mian)費:
(二)職教集團云平臺架構
根據前面關于職教集團云平臺理念及構建原則,可以構建出如下職教集團云平臺模式,具體如圖2所示。
圖2 職教集團云平臺架構
根據圖2關于職教集團云平臺的展示,我們可以看出其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資(zi)源(yuan)(yuan)(yuan)平臺(tai)(tai)化。在(zai)(zai)職教集團云(yun)平臺(tai)(tai)上,任何資(zi)源(yuan)(yuan)(yuan),無論是人、實訓室、企業車間、企業產品還是其他資(zi)源(yuan)(yuan)(yuan),只(zhi)要(yao)能夠(gou)將其數(shu)據(ju)化、標準化、錄入后臺(tai)(tai),就能通(tong)過(guo)云(yun)平臺(tai)(tai)實現(xian)精準匹配和實時(shi)在(zai)(zai)線(xian)。在(zai)(zai)這個(ge)平臺(tai)(tai)上,我們不再強(qiang)調對資(zi)源(yuan)(yuan)(yuan)的(de)所(suo)有(you)權,更(geng)強(qiang)調對資(zi)源(yuan)(yuan)(yuan)的(de)使(shi)用(yong)權,平臺(tai)(tai)上的(de)每一次(ci)“連接”都(dou)代表一次(ci)“使(shi)用(yong)”。平臺(tai)(tai)上的(de)任何人或機(ji)構(gou)都(dou)能實現(xian)任意互聯,平臺(tai)(tai)可(ke)以(yi)為用(yong)戶提供一站(zhan)式融合服務,在(zai)(zai)平臺(tai)(tai)上解決所(suo)有(you)問題。
第二,用戶在線化。職教集團云組織另一個特點就是所有用戶都實時在線化,變傳統意義的單位員工在冊為云平臺資源在線[18],遇到需求發起者,所有在線員工會帶著他們的資源一起來完成任務,并且根據貢獻率大小來獲取報酬。這樣能讓平臺的每個參與者都享受平等的待遇,而不是像傳統意義的職教集團中,參與者由于和資源擁有者因地位不一樣而獲取不同報酬。
第三,參與主體多樣化。職教集團云平臺不僅把傳統意義上的合作主體納入到平臺,而且還將企業產品最終用戶及其他利益相關者吸引到平臺[19][20],合作主體多樣化,多方共同挖掘企業用戶行為數據,不僅能提升企業服務、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還能使課堂教學內容更貼近用戶需求,進而提升學校人才培養質量。
第四,合(he)作產(chan)(chan)(chan)業鏈(lian)(lian)化(hua)(hua)。合(he)作產(chan)(chan)(chan)業化(hua)(hua)主要(yao)是(shi)指參與職教(jiao)集(ji)團的(de)合(he)作主體和合(he)作內容產(chan)(chan)(chan)業鏈(lian)(lian)化(hua)(hua)。合(he)作主體產(chan)(chan)(chan)業鏈(lian)(lian)化(hua)(hua)主要(yao)是(shi)從(cong)產(chan)(chan)(chan)業鏈(lian)(lian)角度考(kao)慮,把整個產(chan)(chan)(chan)業鏈(lian)(lian)中盡可能多的(de)環節用(yong)戶都邀請到平臺(tai)來,便于為(wei)用(yong)戶提供(gong)一體化(hua)(hua)融合(he)服務(wu)。合(he)作內容產(chan)(chan)(chan)業鏈(lian)(lian)化(hua)(hua)主要(yao)是(shi)指不僅要(yao)在(zai)(zai)產(chan)(chan)(chan)品(pin)的(de)核心層(ceng)、形式層(ceng)及附加(jia)層(ceng)進行合(he)作,同時要(yao)在(zai)(zai)產(chan)(chan)(chan)品(pin)的(de)上下游業務(wu)方面進行合(he)作,還要(yao)在(zai)(zai)長(chang)尾需求(qiu)方面進行合(he)作。
第五,服(fu)(fu)務(wu)融合(he)化。基于(yu)職教集團(tuan)云平臺,可以(yi)為各(ge)參(can)(can)與(yu)方提(ti)(ti)(ti)供(gong)新聞、行業(ye)資(zi)訊、在線(xian)市場(chang)、咨詢、客(ke)服(fu)(fu)外(wai)包、金融、政務(wu)服(fu)(fu)務(wu)、人才市場(chang)、在線(xian)培訓及創(chuang)業(ye)孵(fu)化與(yu)支持等全套融合(he)服(fu)(fu)務(wu),讓各(ge)參(can)(can)與(yu)方都能找(zhao)到(dao)自(zi)己的(de)興趣(qu)愛好點。這樣不僅(jin)可以(yi)改(gai)變傳統職教集團(tuan)僅(jin)限(xian)于(yu)訂(ding)單培養(yang)人才、外(wai)聘師資(zi)、廠內實(shi)(shi)習及個(ge)別橫向課題合(he)作等單一服(fu)(fu)務(wu)模式的(de)局限(xian),提(ti)(ti)(ti)升(sheng)欄目實(shi)(shi)用性和(he)用戶黏性,而(er)且還(huan)可以(yi)激發用戶興趣(qu)、減少重復(fu)工作、節省時間和(he)提(ti)(ti)(ti)升(sheng)服(fu)(fu)務(wu)質量等。
第六(liu),利益均(jun)衡(heng)化(hua)(hua)。針對(dui)目(mu)前職教(jiao)集(ji)團各參與方(fang)興趣和利益不一致的(de)情況,基于云(yun)平(ping)臺的(de)職教(jiao)集(ji)團治(zhi)理模(mo)式(shi)(shi)在設計之(zhi)初就兼顧了(le)產(chan)業鏈上不同環節利益相關者的(de)業務需(xu)求(qiu),而且(qie)云(yun)平(ping)臺更多是一種(zhong)自治(zhi)的(de)模(mo)式(shi)(shi),在這個平(ping)臺擁有訂單或需(xu)求(qiu)的(de)一方(fang)隨時可以實時在線連接(jie)平(ping)臺的(de)各類(lei)資(zi)源,因此(ci)它(ta)是一種(zhong)利益均(jun)衡(heng)化(hua)(hua)的(de)治(zhi)理模(mo)式(shi)(shi)。
(三)職教集團云平臺治理模式分析
1.云平臺是一種“大平臺+小前端”的治理模式
傳統組織的管理架構是基于泰羅的科學管理制度而設計的一種科層管理,管理層級呈現出金字塔式,這種管理體制的優勢在于上級對下級的有效控制與行政命令,但是缺點就是不同層級之間的信息流失嚴重,內部交易成本減少了,但是管理成本增加了。云平臺中,資源向每一個參與者開放,每一個訂單擁有者或需求發現者都可以隨時和平臺的資源進行“連接”,每一次連接相當于一次交易[21],同時他們也會把自己的資源共享出來。這種模式下,去中心化效果明顯,參與方組織規模已不重要,平臺中會有很多個人創客出現,這些創客都是獨立運作的組織實體,但是由于共同的利益、興趣和愛好而聚集在平臺,他們之間是一種協同價值網絡的關系,呈現出“倒金字塔”的結構,每個業務單元以自治為主,通過平臺資源將各業務單元凝聚起來,具體如圖3所示。
在線觀看高清黃網站(zhan)免費:
圖3 傳統組織和云組織治理結構對比
2.職教集團云平臺運營邏輯
本文從職教集團所處的產業環境、競爭環境及行業用戶等三個維度提出平臺的運營邏輯模式,具體如圖4所示。
(1)服務產業的項目方案。服務產業的項目方案,是指職教集團平臺搭建方根據平臺參與方平臺使用行為的大數據分析,結合所在行業的產業環境、自身要素稟賦和能力,在發現行業內某個市場需求后,制定出符合行業實際環境的項目實施方案。例如,平臺運營方發現現在我國職業院校畢業生跟蹤服務基本都是通過抽樣調查的方式獲取數據,如果平臺上能設計一個實用而且黏性強的產品,讓學生在校期間就開始使用該功能,畢業后持續使用,這樣會提高數據精準性,從而可以給學校及相關部門提供數據報告。
(2)業務持續策劃。大生產時代的特點就是生產導向、規模生產、漠視個性化需求,而“互聯網+”的時代,生產者和消費者信息對稱,中間環節減少,加之競爭壓力大,所以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越發得到生產者的重視和關注。因此,平臺運營方必須時刻關注所在平臺的產業環境及競爭環境,并且根據前期運營方案的反饋持續策劃更個性化和滿足用戶需求的運營方案。
(3)服(fu)務(wu)在線運營。服(fu)務(wu)在線運營的(de)(de)(de)核心就是(shi)(shi)用(yong)(yong)(yong)戶(hu)(hu)黏(nian)(nian)性(xing)。黏(nian)(nian)性(xing)原本(ben)是(shi)(shi)物(wu)理學的(de)(de)(de)一個概(gai)念(nian),原來(lai)被用(yong)(yong)(yong)來(lai)描述(shu)(shu)油墨被斷裂分離(li)時抵(di)抗阻力(li)的(de)(de)(de)量度。一般情況下,黏(nian)(nian)性(xing)與流動性(xing)成反比,即黏(nian)(nian)性(xing)越大(da)(da)流動性(xing)越小(xiao)(xiao),黏(nian)(nian)性(xing)越小(xiao)(xiao)流動性(xing)越大(da)(da)。今天黏(nian)(nian)性(xing)被借用(yong)(yong)(yong)來(lai)描述(shu)(shu)互聯(lian)(lian)網產(chan)(chan)(chan)品(pin)(pin)的(de)(de)(de)一些特征,學者和企業家都很關注互聯(lian)(lian)網產(chan)(chan)(chan)品(pin)(pin)的(de)(de)(de)黏(nian)(nian)性(xing),可以將其定義為:用(yong)(yong)(yong)戶(hu)(hu)對互聯(lian)(lian)網產(chan)(chan)(chan)品(pin)(pin)的(de)(de)(de)參與度和脫離(li)該產(chan)(chan)(chan)品(pin)(pin)所受(shou)阻力(li)的(de)(de)(de)大(da)(da)小(xiao)(xiao),其中(zhong)參與度是(shi)(shi)指用(yong)(yong)(yong)戶(hu)(hu)使用(yong)(yong)(yong)互聯(lian)(lian)網產(chan)(chan)(chan)品(pin)(pin)的(de)(de)(de)頻率和每次使用(yong)(yong)(yong)時間長短,脫離(li)產(chan)(chan)(chan)品(pin)(pin)所受(shou)阻力(li)大(da)(da)小(xiao)(xiao)是(shi)(shi)指用(yong)(yong)(yong)戶(hu)(hu)放(fang)棄使用(yong)(yong)(yong)互聯(lian)(lian)網產(chan)(chan)(chan)品(pin)(pin)時受(shou)到來(lai)自客(ke)觀環境的(de)(de)(de)阻力(li)大(da)(da)小(xiao)(xiao)。服(fu)務(wu)在線運營的(de)(de)(de)核心就是(shi)(shi)根(gen)據(ju)用(yong)(yong)(yong)戶(hu)(hu)使用(yong)(yong)(yong)行(xing)為的(de)(de)(de)大(da)(da)數(shu)據(ju)分析持續改(gai)進服(fu)務(wu)內容以提升用(yong)(yong)(yong)戶(hu)(hu)黏(nian)(nian)性(xing),持續平臺(tai)的(de)(de)(de)造血功能。
圖4 職教集團云平臺運營邏輯模式
通過圖4及以上論述我們可以看出,職教集團云平臺的運營必須從所在行業的產業環境出發,以為行業企業提供相關解決方案為切入點,并且根據競爭環境持續改進和提升業務服務能力和完善解決方案,不斷挖掘和優化商業盈利模式及營銷策略,通過增加服務內容、完善服務體系、提供個性化服務等方式來不斷增強平臺的行業用戶黏性,以實現平臺的持續發展,破解目前職教集團運營難題。[22]
四、職(zhi)教集團云(yun)組(zu)織治理模式的意義與挑戰
(一)職教集團云組織治理模式的重要意義
1.符合國家供給側改革政策,全程工學結合對提升我國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供(gong)(gong)給側(ce)(ce)改革旨在調(diao)整供(gong)(gong)給結(jie)構(gou)以(yi)滿足實(shi)際需(xu)求,我(wo)(wo)國(guo)(guo)(guo)正處于(yu)由(you)制造大(da)國(guo)(guo)(guo)向制造強國(guo)(guo)(guo)邁進的(de)(de)過(guo)程中,勢必(bi)需(xu)要大(da)量高素質的(de)(de)技能型人(ren)才,而我(wo)(wo)國(guo)(guo)(guo)目(mu)前雖然職(zhi)(zhi)業(ye)教(jiao)育規模(mo)較大(da),但是由(you)于(yu)長時(shi)間受傳統人(ren)才培養(yang)模(mo)式(shi)(shi)影(ying)響,職(zhi)(zhi)教(jiao)院校培養(yang)出(chu)來的(de)(de)人(ren)才還不(bu)能和(he)企業(ye)需(xu)求實(shi)現(xian)無縫對接。職(zhi)(zhi)教(jiao)集團云平臺采用(yong)的(de)(de)是一(yi)種(zhong)實(shi)時(shi)在線、全(quan)方位的(de)(de)參(can)與(yu)模(mo)式(shi)(shi),需(xu)求擁有(you)方可以(yi)實(shi)時(shi)連線平臺資源,因此在這(zhe)種(zhong)模(mo)式(shi)(shi)下,職(zhi)(zhi)業(ye)院校可以(yi)隨時(shi)參(can)與(yu)平臺項(xiang)(xiang)目(mu),教(jiao)師可以(yi)根據實(shi)際情況組織學生(sheng)參(can)與(yu)項(xiang)(xiang)目(mu)或者將項(xiang)(xiang)目(mu)帶(dai)入課堂,實(shi)現(xian)教(jiao)學全(quan)過(guo)程工(gong)學結(jie)合(he),這(zhe)比(bi)集中實(shi)訓或頂崗(gang)實(shi)習(xi)效果更(geng)好,教(jiao)學內容更(geng)貼近實(shi)際工(gong)作。提(ti)高職(zhi)(zhi)業(ye)院校人(ren)才供(gong)(gong)給水(shui)平不(bu)僅(jin)符合(he)國(guo)(guo)(guo)家(jia)供(gong)(gong)給側(ce)(ce)改革政(zheng)策,同(tong)時(shi)對改善我(wo)(wo)國(guo)(guo)(guo)職(zhi)(zhi)業(ye)教(jiao)育校企合(he)作現(xian)有(you)困境及提(ti)升(sheng)人(ren)才培養(yang)質量都具有(you)非常重(zhong)要的(de)(de)現(xian)實(shi)意義。
2.跨區域、跨時空合作對促進教育資源均等化具有重要意義
職(zhi)(zhi)教集團(tuan)云平臺(tai)(tai)具有開(kai)放性、協同(tong)性、共享性和實時性等特(te)點,基(ji)于云平臺(tai)(tai)的職(zhi)(zhi)教集團(tuan)參與(yu)方可(ke)以(yi)是區域內的利(li)益相關者,也可(ke)以(yi)是區域外的行(xing)業(ye)相關者。這種跨區域甚(shen)至是跨行(xing)業(ye)的合作,能使優質(zhi)教育資(zi)(zi)源(yuan)和行(xing)業(ye)資(zi)(zi)源(yuan)發揮最(zui)大效應,覆(fu)蓋更多的學校、企業(ye)甚(shen)至是個體(ti),這對(dui)促進(jin)優質(zhi)教育資(zi)(zi)源(yuan)均等化具有十分重(zhong)要的作用與(yu)意(yi)義。
3.對職業院校學生進行長期職業動態數據跟蹤服務可以持續改進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和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職業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一個重要評價指標就是畢業生就業質量及后續職業發展情況,目前一般都采用抽樣調查的方式,受樣本數量及個體數據等因素影響,這種方式的調查結果很多情況下并不能客觀全面反映出我國職業院校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及職業發展情況,因而對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進的作用有限。職教集團云平臺兼容PC、手機、PAD等各類型終端,并為參與方提供融合服務,只要在平臺上提供黏性足夠強的服務項目,職業院校學生不僅在校期間會利用該平臺進行課程學習,而且畢業后還會利用該平臺持續學習及尋找創業資源,這樣我們便能掌握學生畢業后一段時期內職業發展全方位數據,這對提高我國職業院校人才培養質量及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具有重要意義。
4.平臺資源和治理模式有利于培養個人創客,對實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具有重要意義
大(da)眾(zhong)創(chuang)(chuang)(chuang)業(ye)(ye)(ye)和(he)萬眾(zhong)創(chuang)(chuang)(chuang)新是(shi)經(jing)濟新常態下黨(dang)中央國(guo)(guo)務院提出(chu)的(de)重(zhong)點工作任(ren)務,是(shi)我(wo)國(guo)(guo)經(jing)濟轉型和(he)產(chan)業(ye)(ye)(ye)結構調(diao)整的(de)重(zhong)要(yao)抓手,互聯(lian)網已(yi)經(jing)成為一(yi)種(zhong)基(ji)本的(de)生(sheng)產(chan)要(yao)素滲(shen)透到各行各業(ye)(ye)(ye),互聯(lian)網創(chuang)(chuang)(chuang)新創(chuang)(chuang)(chuang)業(ye)(ye)(ye)因具(ju)有(you)平(ping)臺(tai)大(da)、速度快、門檻低等優勢,已(yi)成為我(wo)國(guo)(guo)眾(zhong)多創(chuang)(chuang)(chuang)客的(de)首(shou)選。職教集團云(yun)平(ping)臺(tai)以(yi)共享自治為基(ji)本理念,以(yi)互聯(lian)互通為實(shi)施方(fang)式(shi),以(yi)用(yong)戶(hu)(hu)需求(qiu)為聚集導向,因此擁有(you)用(yong)戶(hu)(hu)需求(qiu)的(de)一(yi)方(fang)可以(yi)實(shi)時在平(ping)臺(tai)上連接相關資源,發起生(sheng)產(chan)任(ren)務,而不管他(ta)是(shi)企業(ye)(ye)(ye)用(yong)戶(hu)(hu)還是(shi)個(ge)人用(yong)戶(hu)(hu)。這種(zhong)運(yun)作和(he)治理模式(shi)下,有(you)利于(yu)培養(yang)職業(ye)(ye)(ye)院校學生(sheng)創(chuang)(chuang)(chuang)新創(chuang)(chuang)(chuang)業(ye)(ye)(ye)精(jing)神(shen),即使是(shi)他(ta)們走上工作崗位后,由于(yu)前一(yi)段行業(ye)(ye)(ye)經(jing)歷(li)的(de)積累,更容易萌發創(chuang)(chuang)(chuang)業(ye)(ye)(ye)想法(fa)。
(二)職教集團云平臺運行模式所面臨的挑戰
1.必須找到合適的商業模式,吸引社會投資來搭建、維護和運營平臺
職教集團構建(jian)必須(xu)是(shi)“政府引導、市場主(zhu)導”的模(mo)式,只(zhi)有引入市場機制才能持久健(jian)康(kang)發展,但是(shi)信息化(hua)項目(mu)(mu)建(jian)設只(zhi)是(shi)整個工程的一小部分,主(zhu)要工作還在后期(qi)的運營(ying)與維(wei)護,因此(ci)我(wo)們必須(xu)找(zhao)到合適(shi)的商(shang)業模(mo)式來吸引社會(hui)投資主(zhu)體,如可(ke)以先期(qi)免(mian)費(fei)(fei)搭建(jian)和維(wei)護,通過不(bu)斷設計實用的產品欄目(mu)(mu),增強(qiang)用戶(hu)黏性,最后可(ke)以通過收取會(hui)員服(fu)務(wu)費(fei)(fei)、項目(mu)(mu)增值服(fu)務(wu)費(fei)(fei)及提供精準大數據報告(gao)等收費(fei)(fei)渠(qu)道保證(zheng)平臺持續運行(xing)。
2.政府教育行政部門需給云平臺搭建提供政策、制度和資源保障
雖然我(wo)們主張(zhang)市場主體投資運營(ying)該平臺(tai),但是(shi)職(zhi)(zhi)(zhi)教(jiao)(jiao)集團事(shi)關我(wo)國職(zhi)(zhi)(zhi)業教(jiao)(jiao)育人才培養質量和職(zhi)(zhi)(zhi)業教(jiao)(jiao)育辦(ban)學模(mo)式等問題(ti),因此政府(fu)教(jiao)(jiao)育行(xing)(xing)政部門需給各地搭建職(zhi)(zhi)(zhi)教(jiao)(jiao)集團云平臺(tai)提(ti)供(gong)行(xing)(xing)政許可、政策支持、制度(du)保(bao)(bao)障和資源保(bao)(bao)障,同(tong)時還要對(dui)數據的安(an)全等隱私問題(ti)進行(xing)(xing)法律約(yue)束(shu),只有這樣才能保(bao)(bao)證職(zhi)(zhi)(zhi)教(jiao)(jiao)集團云平臺(tai)的公益性(xing)和健康可持續性(xing)。
3.平臺各參與者行業相關數據標準化問題
職(zhi)教集團云(yun)平臺(tai)要突破(po)傳統運行模式的局限,就(jiu)必(bi)須實現資(zi)源平臺(tai)化(hua)、用戶在線化(hua)、連(lian)接互(hu)(hu)通(tong)化(hua),要達到(dao)(dao)這(zhe)幾點要求必(bi)須將行業相關數(shu)(shu)據(ju)(ju)上(shang)傳到(dao)(dao)平臺(tai),這(zhe)就(jiu)涉及數(shu)(shu)據(ju)(ju)標(biao)(biao)準問(wen)題,如果同一行業不(bu)同企業上(shang)傳的數(shu)(shu)據(ju)(ju)標(biao)(biao)準都(dou)不(bu)一樣(yang),將會阻礙(ai)平臺(tai)互(hu)(hu)聯(lian)互(hu)(hu)通(tong)目標(biao)(biao)的實現,因此搭建平臺(tai)的時候需要對部(bu)分數(shu)(shu)據(ju)(ju)實施標(biao)(biao)準化(hua)處(chu)理,這(zhe)樣(yang)能夠讓需求擁(yong)有方快(kuai)速(su)找到(dao)(dao)匹配度(du)高的資(zi)源擁(yong)有者。
在(zai)線觀看高清黃網站(zhan)免費(fei):